對于很多預混料企業(yè)而言,今年下半年生產成本增長之快、增幅之大,可謂史無前例,可能空前絕后。
最大推手就是維生素。拿9月8日與6月30日維生素價格進行對比:VA上漲了166.27%;B2上漲了90.32%;D3上漲了458.82%;賴氨酸、蛋氨酸、微礦同樣增速較快。按飼料配方估算,短短兩個月時間,4%預混料的生產成本直接增加了900~1400元/噸。
預混料企業(yè)在消耗了前期建立的庫存之后,漲價是無奈之舉,也是必然之舉。
追溯維生素等預混料原料價格瘋狂上漲的原因,許多人將“環(huán)保”視為根本原因。分析邏輯不外乎: 環(huán)保高壓,安全嚴查,導致較多廠家停產或檢修或技改,對客戶直接停止報價,貨源減少,市場供應緊張,客戶恐慌性備貨,進一步推高了維生素等預混料原料價格,形成了一個“高燒”行情的局面。
按我來看,環(huán)保不過是“導火索”,是“障眼法”。如此偏離正常市場價格,不能完全排除人為炒作的嫌疑。事實上,這極有可能是廠家控貨、貿易商囤貨、游資炒作共同推動的結果,目的就是讓下游為高價“買單”,謀取暴利。
正因如此,短期內,寄望于環(huán)保要求放松,生產恢復,預混料原料價格回調,反而不怎么靠譜。即是說,預混料企業(yè)只能被迫接受高價原料,短期內生產成本難以回調。通過價格傳導機制,養(yǎng)殖端最終也要分擔一部分預混料成本上漲壓力。
這種局面何時打破,主要還是取決于維生素、氨基酸、微礦企業(yè)。預混料原料市場,還不是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,博弈格局隨時都有可能發(fā)生變化。要市場份額還是要高利潤,這是一個問題。
一個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,雖然預混料企業(yè)的生產成本,從6月份開始顯現(xiàn)出來,但9月份才開始掀起第一波漲價,而且預混料企業(yè)的步調不一、幅度不一、策略不一。
先說步調不一。9月初,大北農率先漲價,4%預混料上調500元/噸,6%預混料上調350元/噸,8%預混料上調300元/噸,10%預混料上調260元/噸。但大多數預混料企業(yè)還是觀望為主,一時跟進者寥寥,但飼料業(yè)務員開始提醒客戶提前備貨。直到9月15日之后,嘉吉、帝斯曼、金錢、正大康地等知名預混料企業(yè)才陸續(xù)宣布調價信息,而湖南九鼎、播恩等預混料企業(yè)尚無動靜。這表明,預混料企業(yè)各懷心思,有的要利潤,有的要銷量,市場競爭總體比較激烈,但仍然缺乏絕對的主導者。
再說幅度不一。如果預混料企業(yè)完全將成本轉移給養(yǎng)殖端,一步漲到位,4%預混料漲價幅度應該在1000元/噸以上,但主流的漲價幅度在400~600元/噸,說明預混料企業(yè)內部消化了一部分成本壓力,不敢全部向豬場轉移。一方面,如果漲幅過大,擔心客戶應激過大,沒有銷量,就沒有一切。另一方面,誰能做到遲漲價、少漲價,意味著更有可能守得住、攻得下,價格依然是市場營銷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手段。還有,如果預混料原料不能回調,10月份還會有第二次漲價。但這一回,這些在9月一步漲到位的預混料企業(yè),可能先底牌亮出來,利潤是保住了,但銷量難免承受較大壓力,恐怕會難受一段時間。
還有策略不一。一些預混料企業(yè)采取“即通知即漲價”,不給提前備貨時間,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減輕工廠供貨壓力,有利于保障利潤,壞處就是沒有一個緩沖期,客戶意見肯定會比較強烈;一些預混料企業(yè)采取“先通知后漲價”,給予提前備貨時間,但這樣會導致工廠出現(xiàn)集中供應,一些客戶提不到貨,面臨“斷料”風險,一些客戶超量提貨,吃撐了;一些預混料企業(yè)采取“先漲價后返還”,這樣需要業(yè)務主管不能顧此失彼、充分溝通,否則客戶照樣意見紛紛,尾大不斷,禍患無窮。各種漲價策略各有利弊,沒有絕對完美的,這就非?简烆A混料企業(yè)的市場應變能力、產銷協(xié)調能力、客戶管理能力了。
對于飼料企業(yè)而言,無論是全價料、預混料、濃縮料,降價易做,漲價難做。因為現(xiàn)在飼料企業(yè)的正面競爭越來越激烈,都在搶奪優(yōu)質客戶資源,但規(guī)模豬場的議價能力越來越強,對養(yǎng)殖成本越來越敏感。誰都不想將優(yōu)質客戶拱手相讓,于是開始大家都選擇扛,扛不住了才漲,但是誰先漲,何時漲,怎么漲,漲多少,就顯得十分關鍵。這種漲價對市場開發(fā)的短期應激,是不可忽視的。
面對成本上漲,一些大型預混料企業(yè)拖延漲價,或者不一次性漲價到位,或者推遲漲價,暫時咽下了成本壓力,但如果能促使客戶拼命壓貨,甚至借此機會爭奪規(guī)模豬場,依然是一筆聰明而劃算的賬。但對于中小型預混料企業(yè)而言,依然是相對難受、相對被動的。
對于豬場而言,預混料漲價可謂合情合理,只能接受這個結果。寄望玉米、豆粕等大宗原料價格有所下降,進行相互抵消,否則豬料將全面上漲,推動養(yǎng)殖成本的進一步上升。這樣的話,四季度生豬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就更加突出了。
今年9月,對于許多預混料企業(yè)而言,難忘就難忘于:再次經歷了供需的激烈博弈,再次感受到市場的波譎云詭,也再次體驗到競爭的殘酷無情。